网上有关“孔子的故乡及曲阜三孔孔庙府林简介 ”话题很是火热,小编也是针对孔子的故乡及曲阜三孔孔庙府林简介寻找了一些与之相关的一些信息进行分析 ,如果能碰巧解决你现在面临的问题,希望能够帮助到您。
春秋时期著名的思想家 、教育家、儒家创始人的故乡在曲阜,曲阜是鲁国的都城 ,这里有着丰富的文化遗产,其中最著名的就是曲阜三孔:孔庙、孔府 、孔林
孔庙
由于孔子创立的儒家思想对于维护社会统治安定所起到的重要作用,孔庙便被古代帝王所器重 。其数量之多、规制之高,建筑技术与艺术之精美 ,在我国古代建筑类型中,堪称是最为突出的一种,是我国古代文化遗产中极其重要的组成部分。 结构与礼制 在历史的长河中 ,各地各级的孔庙逐渐的分为礼制性庙宇和非礼制性庙宇,但凡列入国家祭典的孔庙都是礼制庙宇,孔子后代的家庙、孔子活动过的地方所建的纪念性庙宇、以及书院内的祭祀庙宇等是非礼制庙宇。所谓礼制庙宇 ,就是由国家的力量予以倡导和推行,它的建筑模式 、体量、色调以及祭祀的内容、等级等等,都必须遵循国家认可的规范和准则 。在孔庙系列中 ,太学国庙和曲阜祖庙处于最高等级,而府之庙学又高于县之庙学,但同为孔庙 ,无论级别高低,其精神如一,在建筑构成和祭祀活动上大体都依循一套共同遵守的原则。从建筑上说,绝大多数孔庙都有棂星门 、泮池、大成门、大成殿 、东西庑、尊经阁、明伦堂 、敬一亭、崇圣祠、乡贤祠 、名宦祠 ,建筑布局大多是中轴分明,左右对称。
从祭祀的角度说,孔庙主祭孔子外 ,又有四配、十二哲以及历代先贤先儒、各地乡贤名宦等。孔庙祭祀仪式也因时代不同而有所改变,但唐宋以后逐渐形成一套专用于孔庙的祭仪“释奠” 。
“释奠”又称“丁祭 ”,这种祭仪规定在每季度的仲月(二月、五月 、八月、十一月)上丁日举行。孔府
孔府位于曲阜市区中心 ,又名衍圣公府,是历代衍圣公的官署和孔子后裔直系子孙的住宅。自宋宝元年间开建,明嘉靖年间又进行重修 。 府内共有楼、房 、厅、堂四百六十多间 ,占地240亩。同样分中、东 、西三路,东路为家庙,有报本堂、桃庙、一贯堂 、慕思堂、三堂、九如堂 、御书楼及酒坊等;西路有红萼轩、忠恕堂、安怀堂等;中路为孔府主体,分前后两大部分,前为官衙,设六厅三堂,后为内宅 ,有前上房,前堂楼、后堂楼 、后五间及后花园等。府内有豪华的陈设,有森严的戒备,厅堂内外轩敞而井然有序 ,俨然为一座典型的官衙宅邸合一的封建贵族庄园 。府内现存有自明嘉靖十三年(公元1534年)至1948年的“孔府档案”,按“天地玄黄、宇宙洪荒”的千字之次序编目,内容包括袭封、宗族 、属员、诉论、租税 、祠典、政事、财务 、文书等类。自建国后,已整理出九千余册 ,为世界上持续年代最久、范围最广、保存最完好的私家档案,是研究我国历代政治 、经济、文化的重要参考文献。
可以说,孔府是我国一座名副其实的宝库 ,府内收藏着大批珍贵历史文物,其中最著名的为“商周十器”,亦叫“十供 ” ,原为清宫所收藏青铜礼器,是清高宗于1771年赏赐给孔府的 。“鎏金千佛曲阜塔”亦为孔府所藏珍品,此塔为唐代所制。其他还有明清几代数以千计的衣、冠、袍 、履及名人字画、雕刻等 ,其中又以元代的“七梁冠”为国内仅有。
要进孔府,必经过孔府大门,即第一道门 。门座北朝南,堂皇威严 ,始建于明代中叶。门上悬挂着“圣府 ”二字,为蓝底金字。两侧明柱挂有一副楹联,上联为“与国咸休安富尊荣公府第” ,下联是:“同天并老文章道德圣人家”。门两边置石狮、下马石各一对 。门内有东西厢房各五间,西为赉奏厅,专司门房 ,专司京差,东房为催征粮草 、站堂、拘捕、监押佃户等事之处,故又称“四路常催 ”。
孔林
孔林又名至圣林 ,位于曲阜城北1.5公里处,是孔子及其后裔墓地。初不过顷余,后经历代 ,特别是明清两次增广,面积达2平方公里 。公元前479年孔子葬于此地后,2400多年来其后裔接冢而葬,至今林内坟冢已约10万余座。不少墓前建墓碑 、墓表 ,有些建享殿、立石坊、置石仪。是我国现有规模最大 、持续年代最长、保护最完整的一处宗族墓葬地 。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1994年12月被联合国教育、科学及文化组织列入世界文化遗产名录。
林周筑有围墙,前有至圣林坊及二道林门 。门内有一南北林道,长1266米 ,宽44米。林内现存石碑4千余块,树近10万株。
三孔
开放分类: 文化 、旅游、山东、历史、国家5A级旅游景区
目录
简介 孔府 孔庙 孔林简介
在山东省的西南部,有一个孔姓人口占1/5的县级市 ,她就是有着5000多年悠久历史的“东方圣城”——曲阜 。“千年礼乐归东鲁,万古衣冠拜素王”曲阜之所以享誉全球,是与孔子的名字紧密相连的。孔子是世界上最伟大的哲学家之一 ,中国儒家学派的创始人。在两千多年漫长的历史长河中,儒家文化逐渐成为中国的正统文化,并影响到东亚和东南亚各国 ,成为整个东方文化的基石。曲阜的孔府 、孔庙、孔林,统称“三孔 ”,是中国历代纪念孔子,推崇儒学的表征 ,以丰厚的文化积淀、悠久历史 、宏大规模、丰富文物珍藏,以及科学艺术价值而著称 。因其在中国历史和世界东方文化中的显著地位,而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列为世界文化遗产 ,于1994年12月被收入《世界遗产名录》。 被世人尊崇为世界三大圣城之一。 2007年5月8日,济宁市曲阜明故城(三孔)旅游区经国家旅游局正式批准为国家5A级旅游景区 。
孔府
西与孔庙为邻,是孔子世袭“衍圣公”的世代嫡裔子孙居住的地方 ,是我国仅次于明、清皇帝宫室的最大府第。现在,孔府占地240多亩,有厅 、堂、楼、轩等各式建筑463间 ,分为中 、东、西三路。东路为家庙,西路为学院,中路为主体建筑 。中路以内宅为界 ,前为官衙,设三堂六厅(大堂、二堂 、三堂,管勾厅、百户厅、知印厅、掌书厅 、典籍厅、司乐厅);后为内宅,设前上房、前堂楼 、后堂楼、后五间。最后是孔府的花园 ,是历代衍圣公及其家属游赏之所。
大堂是衍圣公的公堂,内有八宝暖阁、虎皮大圈椅 、红漆公案、公案上有公府大印、令旗令箭 、惊堂木、文房四宝等 。两侧是仪仗,气象森严可畏。七十二代衍圣公孔令贻的住宅和房内陈设保存完整。府内所藏历史文物十分丰富 。其中最著者为“商周十器” ,亦称“十供 ”,原为宫廷所藏青铜礼器,清高宗于乾隆三十六年(1771年)墒赐孔府。
孔庙
坐落在曲阜城内 ,其建筑规模宏大、雄伟壮丽 、金碧辉煌,为我国最大的祭孔要地。孔子死后第二年(公元前478年),鲁哀公将其故宅改建为庙。此后历代帝王不断加封孔子 ,扩建庙宇,到清代,雍正下令大修 ,扩建成现代规模 。庙内共有九进院落,以南北为中轴,分左、中、右三路,纵长630米 ,横宽140米,有殿、堂 、坛、阁460多间,门坊54座 ,“御碑亭”13座。
游览孔庙应着重游览中轴线上的奎文阁、十三碑亭 、杏坛、大成殿及其两庑的历代碑刻。孔庙内的圣迹殿、十三碑亭及大成殿东西两庑,陈列着大量碑碣石刻,特别是这里保存的汉碑 ,在全国是数量最多的,历代碑刻亦不乏珍品,其碑刻之多仅次西安碑林 ,所以它有我国第二碑林之称 。
大成殿是孔庙的正殿,也是孔庙的核心。唐代时称文宣王殿,共有五间。宋天禧五年(公元 102年)大修时 ,移今址并扩为七间 。宋崇宁三年(公元1104年)徽宗赵佶取《孟子》:“孔子之谓集大成”语义,下诏更名为“大成殿”,清雍正二年(公元 1724年)重建,九脊重檐 ,黄瓦覆顶,雕梁画栋,八斗藻井饰以金龙和玺彩图 ,双重飞檐正中竖匾上刻清雍正皇帝御书“大成殿 ”三个贴金大字。殿高 24.8米,长45.69米,宽24.85米 ,坐落在2.1米高的殿基上,为全庙最高建筑,也是中国三大古殿之一。
杏坛位于大成殿前甬道正中 ,传为孔子讲学之处,坛旁有一株古桧,称“先师手植桧” 。杏坛周围朱栏 ,四面歇山,十字结脊,二层黄瓦飞檐,双重半拱。亭内细雕藻井 ,彩绘金色盘龙,其中还有清乾隆“杏坛赞”御碑。亭前的石香炉,高约1米 ,形制古朴,为金代遗物 。
孔林
孔林本称至圣林,位于曲阜城北 ,是孔子及其家族的专用墓地,也是目前世界上延时最久,面积最大的氏族墓地。孔子卒于鲁哀公十六年(公元前479年)四月乙丑 ,葬鲁城北泗上。其后代从冢而葬,形成今天的孔林。从子贡为孔子庐墓植树起,孔林内古树已达万余株 。自汉代以后 ,历代统治者对孔林重修 、增修过13次,以至开成现在规模,总面积约2平方公里,周围林墙 5.6公里 ,墙高3米多,厚1米。郭沫若曾说:“这是一个很好的自然博物馆,也是孔氏家族的一部编年史 ”。孔林对于研究中国历代政治、经济、文化的发展以及丧葬风俗的演变也有着不可替代的作用 。
孔子死后 ,弟子们把他葬于鲁城北泗水之上,那时还是“墓而不坟”(无高土隆起)。到了秦汉时期,虽将坟高筑 ,但仍只有少量的墓地和几家守林人后来随着孔子地位的日益提高,孔林的规模越来越大。东汉桓帝永寿三年(公元157年),鲁相韩勅修孔墓 ,在墓前造神门一间,在东南又造斋宿一间,以吴初等若干户供孔墓洒扫 ,当时的孔林“地不过一顷” 。到南北朝高齐时,才植树600株。宋代宣和年间,又在孔子墓前修造石仪。进入
元文宗至顺二年(公元1331年),孔思凯主修了林墙 ,构筑了林门 。明洪武十年(公元1684年)将孔林扩为3000亩的规模。雍正帝八年(公元1730年),大修孔林,耗帑银25300两重修了各种门坊 ,并派专官守卫。据统计,自汉以来,历代对孔林重修 、增修过13次 ,增植树株5次,扩充林地3次 。整个孔林周围垣墙长达7.25公里,墙高3米多 ,厚约5米,总面积为2平方公里,比曲阜城要大得多 孔林作为一处氏族墓地 ,2000多年来葬埋从未间断。在这里既可考春秋之葬、证秦汉之墓,又可研究我国历代政治、经济 、文化的发展和丧葬风俗的演变。1961年国务院公布为第一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墓古千年在,林深五月寒 ”,孔林内现已有树10万多株 。相传孔子死后 ,“弟子各以四方奇木来植,故多异树,鲁人世世代代无能名者” ,时至今日孔林内的一些树株人们仍叫不出它们的名字。其中柏、桧、柞、榆 、槐、楷、朴 、枫、杨、柳 、檀雒离、女贞、五味 、樱花等各类大树,盘根错节,枝繁叶茂;野菊、半夏、柴胡 、太子参、灵芝等数百种植物 ,也依时争荣。孔林不愧是一座天然的植物园 。
关于“孔子的故乡及曲阜三孔孔庙府林简介”这个话题的介绍,今天小编就给大家分享完了,如果对你有所帮助请保持对本站的关注!
评论列表(3条)
我是翰腾号的签约作者“疏影斜”
本文概览:网上有关“孔子的故乡及曲阜三孔孔庙府林简介”话题很是火热,小编也是针对孔子的故乡及曲阜三孔孔庙府林简介寻找了一些与之相关的一些信息进行分析,如果能碰巧解决你现在面临的问题,希望...
文章不错《孔子的故乡及曲阜三孔孔庙府林简介》内容很有帮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