菊科管状花亚科和舌状花亚科

网上有关“菊科管状花亚科和舌状花亚科”话题很是火热 ,小编也是针对菊科管状花亚科和舌状花亚科寻找了一些与之相关的一些信息进行分析,如果能碰巧解决你现在面临的问题,希望能够帮助到您。

百度百科上全了 ,自己可以去查查 。

主要分舌状花亚科与管状花亚科。

菊科 Compositae, Asteraceae

双子叶植物纲菊亚纲最大的1科。有一致的小花结构 。小花管状,辐射对称,或舌状而两侧对称,或花冠管状而花冠裂片二唇形。多数小花密集排列,外覆以总苞片而形成一致的头状花序。共13族1300余属 ,近22万种,除南极外,全球分布 。由于本科在结构上、繁殖上的种种特点,如萼片变成冠毛 、刺毛 ,有利于果实远距离传播;部分种类具块茎、块根、匍匐茎或根状茎 ,有利于营养繁殖的进行;此外,花序的构造和虫媒传粉的高度适应等等,促使它很快的发展与分化 ,从而达到属 、种数和个体数均跃居现今被子植物之冠。中国约有220属近3000种,全国各地分布,其中异裂菊属、复芒菊属、太行菊属 、画笔菊属、重羽菊属、黄缨菊属 、川木香属 、球菊属(Bolocephalus)、葶菊属、栌菊木属 、蚂蚱腿子属、花佩属、华蟹甲草 、华千里光属、紫菊属、君范菊属等15属为中国特有。

形态功能

头状花序或单生茎顶而成葶状草本(如蒲公英 、雏菊属),或多数头状花序在茎枝顶端排成伞房、(如亚菊属)穗状、总状或圆锥花序(如蒿属) ,或多数头状花序密集排列成复头状花序(如蓝刺头属 、地胆草属) 。总苞片各色各样,或叶质或膜质,或绿或红或黄或黑或白色 。总苞片组成的总苞 ,其作用主要有:①保护头状花序中的小花;②吸引传粉昆虫;③保护果实或兼起传播果实的作用,如苍耳属的内层总苞片具有钩刺。

菊科植物有一致的1室1基生胚珠的下位子房(蒲公英属和菊苣属中某些植株,偶见子房上位) ,聚药雄蕊,5枚,极少花药离生 ,花柱上端2裂 ,果实为瘦果,种子无胚乳。萼檐转变为膜片状、毛状或刚毛状的冠毛 。在某些菊科植物的个体发育中,偶见个别植株的冠毛有返祖性畸形发育的现象 ,如草地婆罗门参和蒲公英的毛状冠毛转变为绿色的叶片等。冠毛有助于传播瘦果。总体来说,平原或草原地区具毛状冠毛结构的种比落叶林中少;荒漠地区的种常有粘质结构而没有借风力传播果实的冠毛;中生生境、海岸或河岸生境中,冠毛不明显的种的比例加大;从一年生草本 、多年生草本到灌木的种中 ,具毛状冠毛或羽毛状冠毛的种的比例逐渐增加;而具粘质结构的种的比例则逐渐下降 。

绝大多数的花是虫媒,异花传粉。头状花序向心发育,雄蕊先熟或雌蕊先熟或花柱伸出于花冠筒之上。只有少数属是风媒 ,如豚草属 、画笔菊属、蕲艾属和蒿属 。头状花序下垂、花无蜜腺 、花粉表面具微弱、退化小刺的通常是风媒菊科植物的特征,而头状花序直立而明显、花有蜜腺 、花粉粒表面有刺则与虫媒相联系。虫媒传粉的适应倾向在于:①菊科植物的多数小花密集排列成头状花序,为吸引昆虫传粉提供了有利的基础,而边缘舌状花和中央两性盘状花的异色性对昆虫增加了吸引力;但非辐射状的头状花序的属中,是通过头状花序加大、花柱着色或花柱伸长而超出花冠 ,小型头状花序大量集中,总苞片着色或植株强烈芳香等来吸引昆虫;②头状花序的中央盘花密集排列形成一个平面,采蜜的昆虫在平面往返爬行 ,为传粉提供了有利的条件;③蜜腺深藏于管状花的基部并围绕花柱成一轮排列 ,长吻类或短吻类昆虫在任何情况下皆能采到花蜜,同时也就保证了传授作用。

最为常见的

舌状花亚科有

蒲公英Taraxacum officinale

管状花亚科有

向日葵Helianthus annuus

莴苣Lactuca sativa

菊花Dendranthema morifolium

紫茎泽兰Eupatorium Adenophorum Spreng

菊科植物的共同特征和主要物种有哪些?

模式:Cichorium L.

本亚科只含1族菊苣族Trib. Lactuceae Cass.

花冠下部连合成筒状或管状,上部裂开呈扁平的舌状花瓣称舌状花 。

菊科分管状花亚科与舌状花亚科两大类。

如蒲公英属、矢车菊属 、鸦葱属、莴苣属等 ,以蒲公英为例,一株上可生数个花葶,每个花葶为一头状花序 ,每花序全由数十朵两性、能结实的舌状花构成,花谢后每朵舌状花结一小瘦果,顶端生细长的喙 ,把一丛细长的冠毛举出总苞,晴天总苞张开,许多果实冠毛互相搭接成一白色绒球 ,遇风吹散似降落伞把果实种子传播远方形成新植株。管状花亚科整个头状花序全为管头花或中间盘状花为管状花,边缘是舌状花 。管状花为两性可结实的无瓣花,舌状花为雌性 ,不能结实的有瓣花 ,如菊属 、蒿属、旋复花属等,以向日葵为例,中间盘花为无瓣的、能结实的管状花 ,仅边缘一圈为大型有**花瓣的不结实的舌状花,但这些花有引诱昆虫传粉的作用 。

◆ 疾病知识,医学知识,临床知识,健康科普知识,为您疾病康复提供帮助 此科植物多为草本或灌木,稀乔木;单叶 ,全缘或各种分裂,互生 、对生或轮生,无托叶;花密集成头状花序(篮状花序) ,下面围以总苞,总苞由一层或多层分离或合生的苞片所组成,头状花序有时再聚集成复总状花序;花两性或单性 ,稀为雌雄异株,分为管状花及舌状花2 型,雄蕊5 枚 ,稀4 枚 ,花丝分离,雌蕊由2 心皮构成;子房下位,1 室 ,1 胚珠,基底着生,瘦果 ,种子1 粒,无胚乳。本科分2 个亚科,即管状花亚科和舌状花亚科。全科约1 000 属 ,25000 种以上,我国约有200 余属4000 多种 。重要的药用植物有菊花 、野菊花、白术、苍术 、木香、红花、紫苑 、青篙、茵陈、蒲公英等。由于本科植物种类很多,生态差异相当大 ,故在显微特征上变异亦较大,但下列几种结构是普遍存在的:毛茸,非腺毛和腺毛常存在 ,形态各异;分泌组织 ,以乳管 、树脂道、分泌腔或分泌细胞的形式存在于各种不同属中。菊科植物所含的化学成分达30 余类 。其主要的有挥发油类、多烯炔类衍生物 、黄酮类、枯类化合物、香豆精类 、生物碱等。其中每类中又根据各物种的不同,分含其他多种成分。它们分别具有清热解毒 、祛风止痛、健脾燥湿、活血 、止血、润肺、止泻等功能 。 来源:浙江省医学会资料提供,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

关于“菊科管状花亚科和舌状花亚科 ”这个话题的介绍 ,今天小编就给大家分享完了,如果对你有所帮助请保持对本站的关注!

(19)

猜你喜欢

发表回复

本站作者才能评论

评论列表(3条)

  • 撒连胜的头像
    撒连胜 2025年09月07日

    我是翰腾号的签约作者“撒连胜”

  • 撒连胜
    撒连胜 2025年09月07日

    本文概览:网上有关“菊科管状花亚科和舌状花亚科”话题很是火热,小编也是针对菊科管状花亚科和舌状花亚科寻找了一些与之相关的一些信息进行分析,如果能碰巧解决你现在面临的问题,希望能够帮助到您...

  • 撒连胜
    用户090701 2025年09月07日

    文章不错《菊科管状花亚科和舌状花亚科》内容很有帮助

联系我们:

邮件:翰腾号@gmail.com

工作时间:周一至周五,9:30-17:30,节假日休息

关注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