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上有关“超声波比次声波传播速度快吗 ”话题很是火热 ,小编也是针对超声波比次声波传播速度快吗寻找了一些与之相关的一些信息进行分析,如果能碰巧解决你现在面临的问题,希望能够帮助到您 。
超声波比次声波传播速度快。
超声波和次声波都属于声波 ,在同种介质中的传播速度是相同的,均为约为340m/s1。超声波是一种波长极短的机械波,在空气中波长一般短于2cm(厘米) 。它必须依靠介质进行传播 ,无法存在于真空(如太空)中。
它在水中传播距离比空气中远,但因其波长短,在空气中则极易损耗,容易散射 ,不如可听声和次声波传得远,不过波长短更易于获得各向异性的声能,可用于清洗 、碎石、杀菌消毒等。在医学、工业上有很多的应用 。
超声波的超字是因为其频段下界超过人的听觉而来 ,但如果按波长角度来分析,实际上超声波的波长更短。科学家们将一个波相邻两个波峰或波谷间的距离称为波长,我们人类耳朵能听到的机械波波长为2cm~20m(2厘米~20米)。
因此 ,我们把波长短于2cm的机械波称为超声波。但在实际应用中,一般波长在3.4cm以下(10000hz以上)的机械波,就可以视作超声波研究 。通常用于医学诊断的超声波波长为10μm~350μm。
特点
1 、超声波在传播时 ,波长短,具有各向异性。
2、超声波能在各种不同媒质中传播,且可传播足够远的距离 。
3、超声波与传声媒质的相互作用适中 ,易于携带有关传声媒质状态的信息诊断或对传声媒质产生效用及治疗。
4 、超声波可在气体、液体、固体、固熔体等介质中有效传播。
5 、超声波会产生反射、干涉和叠加现象 。
超声波与声波的本质相同,都是物体的机械振动在弹性介质中传播所形成的机械振动波。 1.因声波是物质传播能的一种形式,所以其传播必须依赖介质,而在真空中则不能传播 ,此与光波、电磁波不同。
2.超声波向周围介质传播时,产生一种疏密的波形 。这种连续的压缩层和稀疏层交替形成的弹性波和声源振荡的方向一致,是一种弹性纵波)。由于超声波具有非常短的波长 ,可以聚集成狭小的发射线束而呈束状直线播散,故传播具有一定的方向性。
3.传播速度 声波的传播速度与介质的特性有关,而与声波的频率无关 。声波的传播速度都随介质温度的上升而加快。
4.超声的吸收与穿透:超声在介质中传播时 ,强度随其传播距离而减弱,这说明超声能量被吸收,超声的吸收与介质的密度 、粘滞性、导热性及超声的频率等有关。超声在气体中被吸收最大 ,液体中被吸收较小,固体中吸收最小,在空气中的吸收系数比在水中约大一千倍。且介质的吸收系数又与超声波频率的平方成正比 ,因而高频超声在空气中衰减异常剧烈,所以在治疗中声头下虽是极小的空气光泡,也应避免 。
在实际工作中常用半价层或半吸收层来表明一种介质对超声波的吸收能力。半吸收层是指超声波在某种介质中衰减至原来能量的一半时的厚度。半吸收层厚度大,表示吸收能力弱 ,不同组织对同一频率的超声波其半吸收层值不同,如频率300千赫的超声波,肌肉半吸收层值为3.6厘米 ,脂肪为6.8厘米,肌肉加脂肪为4.9厘米 。同一组织对不同频率的超声波吸收也不同,超声频率愈高吸收愈多 ,穿透愈浅,如90千周的超声能穿透软组织10厘米,1兆周的超声将穿透5厘米 ,而4兆周的超声只穿透1厘米深度。因此,常用于理疗的超声波选用8000千周/秒,穿透深度为5厘米左右。
5.折射、反射与聚焦:超声波由一种介质传播至另一种介质时 ,将在界面处一部分反射回第一种介质(反射),其余透过界面进入第二种介质,但会发生传播方向的偏转(折射) 。声波在界面被反射的程度决定于两种介质的声阻差及入射角的角度。入射角越小,反射角就越小 ,超声能量反射越少,作用效率越高。声阻差越大,反射程度也越大 ,(介质的密度和声速的乘积叫介质的声阻) 。
声头与空气间反射近于100%,所以超声治疗时需用石腊油等作接触剂,以减少反射。实验证明 ,由声头进入组织的超声能量只有35~40%,而60~65%被反射。由于空气与组织间的反射,使大量超声能丧失 ,所以超声波不能通过肺和充气的胃肠 。
基于超声传播的反射 、折射原理,采用透镜及弧面反射而将声束聚焦于焦点上以产生强大的能量,而治疗某些疾病 ,如用集束超声波破坏脑部肿瘤等 超声波在介质中传播的空间范围 即介质受到超声振动能作用的区域叫超声声场。超声因其频率高,具有类似光线的束射特性,在接近声头的一段为几乎平行的射束,称之为近场区。其后射束开始扩散 ,称之为远场区。由于超声场的这种特性,为克服能量分布的不均,在治疗时声头应在治疗部位缓慢地移动 。
超声声场
描写超声声场的主要物理量有声压和声强。
1.声压:超声波在介质中传播时 ,介质质点在其平衡位置附近做往复运动,使介质内部发生有节律的疏密变化,这种疏密变化形成了压力变化 ,即声压。代表超声波的强度 。声压与超声波的频率和振幅成正比,与声阻成反比。
2. 声强:为单位时间内声能的强度,即在每秒内垂直通过每平方厘米面积的声能。常用测量单位是瓦特/厘米2(W/cm2) 。临床常用治疗剂量为3W/cm2以下。 超声波在介质中传播时 ,介质质点在其平衡位置附近作往复运动,使介质内部发生有节律的疏密变化,这种疏密变化形成了压力变化 ,能对人体组织细胞产生微细按摩作用。微细按摩作用是超声波治疗疾病的最基本的机制 。这种对细胞的微细按摩作用可以改变组织细胞的体积,减轻肿胀,改变膜的通透性,促进代谢物质的交换 ,改变细胞的功能,提高组织细胞的再生能力。所以治疗某些局部循环障碍性疾病,如营养不良性溃疡效果良好。有人观察在超声波的机械作用下 ,脊髓反射幅度降低,反射的传递受抑制,神经组织的生物电活性降低 ,因而超声波有明显镇痛作用 。超声的机械作用还能使坚硬的结缔组织延长、变软,用于治疗疤痕、粘连及硬皮症等。
可见,超声波的机械作用可软化组织 、增强渗透、提高代谢、促进血液循环 、刺激神经系统及细胞功能 ,因此有重要的治疗意义,在超声治疗机理上占重要地位。 超声波作用于机体时可产生热,超声波在机体内热的形成 ,主要是组织吸收声能的结果。其产热有以下特点:
1.由于人体各组织对声能的吸收量各有差异,因而产热也不同 。一般超声波的热作用以骨和结缔组织为量显著,脂肪与血液为最少。如在超声波5W/cm2,1.5分钟作用时 ,温度上升在肌肉为1.1℃,在骨质则为5.9℃。
2.超声波热作用的独特之处是除普便吸收之外,还可选择性加热 ,主要是在两种不同介质的交界面上生热较多,特别是在骨膜上可产生局部高热 。这在关节、韧带等运动创伤的治疗上有很大意义。所以超声波的热作用(不均匀加热)与高频是及其他物理因子所具有的弥漫性热作用(均匀性加热)是不同的。
3.超声波产生的热将有79-82%由血液循环带走,18-21%由邻近组织的热传导散布 ,因此当超声波作用于缺少血循环的组织时,如眼的角膜、晶体、玻璃体 、睾丸等则应十分注意产生过热,以免发生损害 。 超声波在液体介质中传播时产生声压。当产生的负声压超过液体的内聚力时 ,液体中出现细小的空腔,即空化现象。空腔分为两种,即稳定空腔和暂时空腔 。
稳定空腔在声压的作用下来回振动 ,空腔周围产生局部的单向的液体流动。这种非常小的液体流动叫做微流,在超声波治疗中起重要作用。微流可以改变细胞膜的通透性,改变膜两侧的钾、钙等离子的分布,因而加速组织修复的过程 ,改变神经的电活动,缓解疼痛 。暂时的空腔在声压变化时破灭,产生高热、高压 、发光、放电等现象 ,对机体有破坏作用。
关于“超声波比次声波传播速度快吗”这个话题的介绍,今天小编就给大家分享完了,如果对你有所帮助请保持对本站的关注!
评论列表(3条)
我是翰腾号的签约作者“迎阳”
本文概览:网上有关“超声波比次声波传播速度快吗”话题很是火热,小编也是针对超声波比次声波传播速度快吗寻找了一些与之相关的一些信息进行分析,如果能碰巧解决你现在面临的问题,希望能够帮助到您...
文章不错《超声波比次声波传播速度快吗》内容很有帮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