描写石榴花的诗句大全

网上有关“描写石榴花的诗句大全”话题很是火热,小编也是针对描写石榴花的诗句大全寻找了一些与之相关的一些信息进行分析 ,如果能碰巧解决你现在面临的问题,希望能够帮助到您 。

1. 关于石榴花诗句大全

关于石榴花诗句大全 1. 石榴花的诗词精选

《题山石榴花》 唐白居易 一丛千朵压阑干,翦碎红绡却作团。

风袅舞腰香不尽 ,露销妆脸泪新干。 蔷薇带刺攀应懒,菡萏生泥玩亦难 。

争及此花檐户下,任人采弄尽人看。《同张侍御咏兴宁寺经藏院海石榴花》 唐皇甫冉 嫩叶生初茂 ,残花少更鲜。

结根龙藏侧,故欲并青莲 。《山寺看海榴花》 唐刘言史 琉璃地上绀宫前,发翠凝红已十年。

夜久月明人去尽 ,火光霞焰递相燃。《山石榴花》 唐施肩吾 深色胭脂碎剪红 ,巧能攒合是天公 。

莫言无物堪相比,妖艳西施春驿中 。《病中庭际海石榴花盛发,感而有寄》 唐皮日休 一夜春光绽绛囊 ,碧油枝上昼煌煌。

风匀只似调红露,日暖唯忧化赤霜。 火齐满枝烧夜月,金津含蕊滴朝阳 。

不知桂树知情否 ,无限同游阻陆郎。《初见石榴花》 宋陆游 吴中四月尚余寒,细雨霏霏怯倚阑。

老子真成兴不浅,榴花折得一枝看 。《咏石榴花》 宋王禹偁 王母庭中亲见栽 ,张骞偷得下天来。

谁家巧妇残针线,一撮生红熨不开。《西江月/咏榴花》 宋陈师道 叶叶枝枝绿暗,重重密密红滋 。

芳心应恨赏春迟。不会春工著意。

晚照酒生娇面 ,新妆睡污胭脂 。凭将双叶寄相思。

与看钗头何似。《和昌言官舍十题·石榴花》 宋司马光 灵根逐汉臣,远自河源至 。

流离遍中壤,今兹尽苗裔 。 畏日助殷红 ,冻雨涤浓翠。

宜携避暑客 ,花下纵横醉。《和石昌言学士官舍十题·石榴花》 宋梅尧臣 春花开尽见深红,夏叶始繁明浅绿 。

只知结子熟秋霖,不识来时有筇竹。《石榴花诗》 宋王义山 待阙南风欲上场。

阴阴稚绿绕丹墙 。 石榴已著乾红蕾 ,无尽春光尽更强。

不因博望来西域。安得名花出安石 。

朝元阁上旧风光,犹是太真亲手植。《石榴花》 宋陈景沂 阴霾渺渺接江乡,登陆犹褰未涉裳。

入晚天容糊水色 ,拂明云影帽山光 。 闷拈昌歜嗟香玉,披读离骚玩彻章。

最是荷榴两怀古,对人无语湿红妆。《榴花》 宋武衍 蹙蹙生红露滴珠 ,薰风凉幌晓妆初 。

折来戴杂频拈看,应讶罗裙色不如 。《憩冷水村,道傍榴花初开》 宋杨万里 蒨罗绉薄剪薰风 ,已自花明蒂亦同。

不肯染时轻著色,却将密绿护深红。

2. 王安石的《咏石榴花》全诗

今朝五月正清和,榴花诗句入禅那 。

浓绿万枝红一点 ,动人春色不须多。 这是王安石咏满树只发一花的石榴花名联。

红一点 ,指石榴花 。春色,景色。

在浓绿的背景上点缀一朵红花,画面顿时变得活泼而妖艳;石榴之艳美 、之珍贵 ,并不在于其万紫千红、妖娆多姿,纵叶稀疏而少,而那花却越发地显得鲜艳妩媚了。

扩展资料:

王安石(1021年12月18日~1086年5月21日) ,字介甫,号半山,封荆国公 。

世称王荆公。谥文 ,又称王文公。

临川(现抚州)人 。北宋e79fa5e98193e4b893e5b19e31333365663464杰出的政治家、文学家,也是著名改革家。

“唐宋八大家 ”之一。 其诗文长于说理与修辞,善用典 ,警辟精绝,风格或遒劲有力,或情韵深婉 。

1069年任参知政事始 ,推出青苗法 、农田水利法和募役法等政治变法对宋初社会经济具有深刻影响 ,被列宁誉为 “中国十一世纪最伟大的改革家” 。有《王临川集》、《临川集拾遗》等存世。

王安石出生于仕宦家庭,自幼勤奋好学,博览群书 ,曾随文宦游南北各地,接触到一些社会现实。对农民的痛苦生活有所了解 。

因此,年轻时便立下了“矫世变俗”之志 ,他于二十二岁中进士后,历任淮南推官、鄞县知县 、舒州通判、常州知府、江东刑狱提典等职,均能体恤民情 ,为地方除弊兴利。 北宋嘉佑三年 (1058)任支度判官时,向宋仁宗上万言书,对官制 、科举以及 奢靡无节的颓败风气作了深刻的揭露 ,请求改革政治,加强边防, 提出了“收天下之财以供天下之费 ”的理财原则 ,但并未引起朝廷的重视。

参考资料:

腾讯新闻--王安石作品汇总赏析 。

3. 石榴花的诗词精选

《题山石榴花》 唐白居易 一丛千朵压阑干 ,翦碎红绡却作团。 风袅舞腰香不尽,露销妆脸泪新干。 蔷薇带刺攀应懒,菡萏生泥玩亦难 。 争及此花檐户下 ,任人采弄尽人看。

《同张侍御咏兴宁寺经藏院海石榴花》 唐皇甫冉 嫩叶生初茂,残花少更鲜。 结根龙藏侧,故欲并青莲 。

《山寺看海榴花》 唐刘言史 琉璃地上绀宫前 ,发翠凝红已十年。 夜久月明人去尽,火光霞焰递相燃。

《山石榴花》 唐施肩吾 深色胭脂碎剪红,巧能攒合是天公 。 莫言无物堪相比 ,妖艳西施春驿中 。

《病中庭际海石榴花盛发,感而有寄》 唐皮日休 一夜春光绽绛囊,碧油枝上昼煌煌。 风匀只似调红露 ,日暖唯忧化赤霜。 火齐满枝烧夜月,金津含蕊滴朝阳 。 不知桂树知情否,无限同游阻陆郎。

《初见石榴花》 宋陆游 吴中四月尚余寒 ,细雨霏霏怯倚阑。 老子真成兴不浅 ,榴花折得一枝看 。

《咏石榴花》 宋王禹偁 王母庭中亲见栽,张骞偷得下天来。 谁家巧妇残针线,一撮生红熨不开。

《西江月/咏榴花》 宋陈师道 叶叶枝枝绿暗 ,重重密密红滋 。芳心应恨赏春迟。不会春工著意。 晚照酒生娇面,新妆睡污胭脂 。凭将双叶寄相思。与看钗头何似。

《和昌言官舍十题·石榴花》 宋司马光 灵根逐汉臣,远自河源至 。 流离遍中壤 ,今兹尽苗裔 。 畏日助殷红,冻雨涤浓翠。 宜携避暑客,花下纵横醉。

《和石昌言学士官舍十题·石榴花》 宋梅尧臣 春花开尽见深红 ,夏叶始繁明浅绿 。 只知结子熟秋霖,不识来时有筇竹。

《石榴花诗》 宋王义山 待阙南风欲上场。阴阴稚绿绕丹墙 。 石榴已著乾红蕾,无尽春光尽更强。 不因博望来西域。安得名花出安石 。 朝元阁上旧风光 ,犹是太真亲手植。

《石榴花》 宋陈景沂 阴霾渺渺接江乡,登陆犹褰未涉裳。 入晚天容糊水色,拂明云影帽山光 。 闷拈昌歜嗟香玉 ,披读离骚玩彻章。 最是荷榴两怀古 ,对人无语湿红妆。

《榴花》 宋武衍 蹙蹙生红露滴珠,薰风凉幌晓妆初 。 折来戴杂频拈看,应讶罗裙色不如 。

《憩冷水村 ,道傍榴花初开》 宋杨万里 蒨罗绉薄剪薰风,已自花明蒂亦同。 不肯染时轻著色,却将密绿护深红。

4. 王安石的《咏石榴花》全诗

今朝五月正清和 ,榴花诗句入禅那 。

浓绿万枝红一点,动人春色不须多。

这是王安石咏满树只发一花的石榴花名联。

红一点,指石榴花 。春色 ,景色。在浓绿的背景上点缀一朵红花,画面顿时变得活泼而妖艳;石榴之艳美 、之珍贵,并不在于其万紫千红、妖娆多姿 ,纵叶稀疏而少,而那花却越发地显得鲜艳妩媚了。

扩展资料:

王安石(1021年12月18日~1086年5月21日),字介甫 ,号半山 ,封荆国公 。世称王荆公。谥文,又称王文公。临川(现抚州)人 。北宋杰出的政治家、文学家,也是著名改革家。“唐宋八大家”之一。

其诗文长于说理与修辞 ,善用典,警辟精绝,风格或遒劲有力 ,或情韵深婉 。1069年任参知政事始,推出青苗法 、农田水利法和募役法等政治变法对宋初社会经济具有深刻影响,被列宁誉为 “中国十一世纪最伟大的改革家” 。有《王临川集》、《临川集拾遗》等存世。

王安石出生于仕宦家庭 ,自幼勤奋好学,博览群书,曾随文宦游南北各地 ,接触到一些社会现实。对农民的痛苦生活有所了解 。因此,年轻时便立下了“矫世变俗 ”之志,他于二十二岁中进士后 ,历任淮南推官、鄞县知县 、舒州通判、常州知府、江东刑狱提典等职 ,均能体恤民情,为地方除弊兴利。

北宋嘉佑三年 (1058)任支度判官时,向宋仁宗上万言书 ,对官制 、科举以及 奢靡无节的颓败风气作了深刻的揭露,请求改革政治,加强边防 , 提出了“收天下之财以供天下之费”的理财原则,但并未引起朝廷的重视。

参考资料:

腾讯新闻--王安石作品汇总赏析

5. 王安石的《石榴》全诗与解析

1、咏石榴花 作者:王安石 浓绿万枝红一点,动人春色不须多 。

2、解析: 在万绿丛中看到一朵火红的石榴花 ,觉得美丽如春的景色不须要许多,有此一点,便觉得心旷神怡了。五月时 ,百花均已凋谢,嫩绿的树叶也变得浓郁苍翠。

此时,火红的石榴花开了 ,红绿映衬 ,自然显得分外妍丽 。现在人们常说的“万绿丛中一点红”,即是由此演化而来。

以此二句赞美石榴花,或形容有突出才能的人(带有戏谑性) ,均可以。 3 、作者介绍: 王安石(1021年12月18日-1086年5月21日),字介甫,号半山 ,谥文,封荆国公 。

世人又称王荆公。汉族,北宋抚州临川人(今江西省抚州市临川区邓家巷人) ,中国北宋著名政治家、思想家、文学家 、改革家,唐宋八大家之一。

欧阳修称赞王安石:“翰林风月三千首,吏部文章二百年 。老去自怜心尚在 ,后来谁与子争先 。 ”

传世文集有《王临川集》 、《临川集拾遗》等。其诗文各体兼擅,词虽不多,但亦擅长 ,且有名作《桂枝香》等。

而王荆公最得世人哄传之诗句莫过于《泊船瓜洲》中的“春风又绿江南岸 ,明月何时照我还 。

6. 有名的关于石榴的古诗

元 马祖常 《赵中丞折枝石榴》“乘槎使者海西来,移得珊瑚汉苑栽;只待绿荫芳树合,蕊珠如火一时开。 ”

这首诗不仅道出了石榴的来源 ,也描写了石榴花的优美。榴花金元格山茶赤黄桃绛白,戎葵米囊不入格 。

庭中忽见安石榴,叹息花中有真色。生红一撮掌中看 ,模写虽工更觉难。

诗到黄州隔千里,画家辛苦费铅丹 。庭榴明杨升庵移来西域种多奇,槛外绯花掩映时。

不为深秋能结果 ,肯于夏半烂生姿。翻嫌桃李开何早,独秉灵根放故迟 。

朵朵如霞明照眼,晚凉相对更相宜。西园石榴开宋欧阳修荒台野径共跻攀 ,正见榴花出短垣。

绿叶晚莺啼处密,红房初日照时繁 。最怜夏景铺珍簟,尢爱晴香入睡轩 。

乖兴便当携酒去 ,不须旌骑摇拥车辕。榴花唐韩愈五月榴花照眼明 ,枝间时见子初成。

可怜此地无车马,颠倒青苔落绛英 。山石榴寄元九唐白居易闲折两枝持在手,细看不似人间有。

花中此物是西施 ,芙蓉芍药皆嫫母。石榴歌蝉噪秋枝槐叶黄,石榴香老愁寒霜 。

流霞包染紫鹦粟,黄蜡纸裹红瓠房。玉刻冰壶含露湿 ,斓斑似带湘娥泣。

萧娘初嫁嗜甘酸,嚼破水精千万粒 。柳宗元始见白发题所植海石榴几年封植爱芳丛,韵艳朱颜竟不同。

从此休论上春事 ,看成古木对衰翁。孔绍安侍宴咏石榴可惜庭中树,移根逐汉臣 。

只为来时晚,花开不及春。孙逖同和咏楼前海石榴二首客自新亭郡 ,朝来数物华。

传君妓楼好,初落海榴花 。露色珠帘映,香风粉壁遮 。

更宜林下雨 ,日晚逐行车。海上移珍木 ,楼前咏所思。

遥闻下车日,正在落花时 。旧绿香行盖,新红洒步綦。

从来寒不易 ,终见久逾滋。唐方干海石榴亭际夭妍日日看,每朝颜色一般般 。

满枝犹待春风力,数朵先欺腊雪寒。舞蝶似随歌拍转 ,游人只怕酒杯干。

久长年少应难得,忍不丛边到夜观 。咏石榴孔绍安可惜庭中树,移根逐汉城.只为来时晚 ,开花不及春.曾是寂寥金烬暗,断无消息石榴红唐作者:白居易作品:喜山石榴花开忠州州里今日花,庐山山头去年树。

已怜根损斩新栽 ,还喜花开依旧数。赤玉何人少琴轸?红缬谁家合罗裤?但知烂熳恣情开,莫怕南宾桃李妒 。

年代:唐作者:白居易作品:题山石榴花内容:一丛千朵压栏杆,剪碎红绡却作团。风袅舞腰香不尽 ,露销妆脸泪新干。

蔷薇带刺攀应懒 ,菡萏生泥玩亦难 。争及此花檐户下,任人采弄尽人看?年代:唐作者:李白作品:咏邻女东窗海石榴内容:鲁女东窗下,海榴世所稀 。

珊瑚映绿水 ,未足比光辉。清香随风发,落日好鸟归。

愿为东南枝,低举拂罗衣 。无由共攀折 ,引领望金扉。

七律·农家乐作者:邓柔刚门前屋后绿油油,四季飘香入画楼。桃树花开红艳艳,石榴果熟滑溜溜 。

芭蕉蔽日垂长吊 ,金桔满枝挂彩球。政策归心开富路,农家老少乐悠悠。

元稹四十年前马上飞,功名藏尽拥僧衣 。石榴园下禽生处 ,独自闲行独自归。

三陷思明三突围,铁衣抛尽衲禅衣。天津桥上无人识,闲凭栏杆望落晖 。

年代:唐作者:陆龟蒙作品:奉和袭美病中庭际海石榴花盛发……紫府真人饷露囊 ,猗兰灯烛未荧煌。丹华乞曙先侵日 ,金焰欺寒却照霜。

谁与佳名从海曲,只应芳裔出河阳 。那堪谢氏庭前见,一段清香染郄郎 。

《虞美人·次韵和飘零沧桑上阕》千重碧树莺啼乱 ,香陌春行倦。红裙妒杀石榴花,为言客愁无不在天涯。

七绝和汉宫秋词长咏石榴花榴花初染火般红,果实涂丹映碧空 。自古人夸多子贵 ,如今徒惹恨无穷。

古风五月石榴杨槐撑华盖,桃李结青子;残红倦歇艳,石榴吐芳菲。奇崛梅枝干 ,清新柳叶眉;单瓣足陆离,双瓣更华炜 。

热情染腮晕,柔媚点娇蕊;醉入玛瑙瓶 ,红酒溢金罍。风骨凝夏心,神韵妆秋魂;朱唇启皓齿,灵秀瑶台妃。

山石榴唐杜牧似火山榴映小山 ,繁中能薄艳中闲 。一朵佳人玉钗上 ,只疑烧却翠云鬟。

庆清朝榴花年代:宋作者:王沂孙玉局歌残,金陵句绝,年年负却薰风。西邻窈窕 ,独怜入户飞红 。

前度绿阴载酒,枝头色比舞裙同。何须拟,蜡珠作蒂 ,缃彩成丛。

谁在旧家殿阁,自太真仙去,扫地春空 。朱幡护取 ,如今应误花工 。

颠倒绛英满径,想无车马到山中。西风后,尚馀数点 ,还胜春浓。

朱熹《榴花》窈窕安榴花,乃是西邻村 。坠萼可怜人,风吹落幽户王义山《石榴花诗》待阙南风欲上场。

阴阴稚绿绕丹墙。石榴已著乾红蕾 ,无尽春光尽更强 。

不因博望来西域。安得名花出安石。

朝元阁上旧风光 ,犹是太真亲手植 。义山另有《石榴》诗一首:「榴枝婀娜榴实繁,榴膜轻明榴子鲜。

可羡瑶池碧桃树?碧桃红颊一千年。」《齐民要术》安石榴第四十一作者:.[后魏]贾思勰.陆机曰(一):“张骞为汉使外国十八年,得涂林 。

涂林 ,安石榴也。”《广志》曰(二):“安石榴有甜、酸二种(三)。”

《邺中记》云(四):“石虎苑中有安石榴,子二大如盂□,其味不酸 。 ”《抱朴子》曰(五):“积石山有苦榴(六) 。”

周景式《庐山记》曰(七):“香炉峰头有大磐石 ,可坐数百人,垂生山石榴三。三月(八)中作花,色如石榴而小淡 ,红敷四紫萼,烨烨五可爱。”

《京口记》曰(九):“龙刚县有石榴 。 ”《西京杂记》曰(十):“有甘石榴”也。

栽石榴法:三月初,取枝大如手大指者 ,斩令长一尺半。

7. 咏石榴的全诗是什么

1、原文 侍宴咏石榴 可惜庭中树,移根逐汉臣 。

只为来时晚,花开不及春。 2 、译文 可怜庭院中的石榴树 , 跟随着张骞 ,被从西域移植到了中原。

只是因为到中原的时间比其它植物晚, 所以赶不上春天,无法同其它植物竞相开放 。 ? 3、鉴赏 这是孔绍安的代表作之一 ,也是一首应诏中的佳作。

《旧唐书·文苑》记载,有一次孔绍安侍宴唐高祖李渊,席间李渊命孔绍安以“石榴”为题作应诏诗 ,诗成,即此诗。诗人以其丰富的想象力,将石榴在仲夏开花的原因 ,归结为石榴传播到中原比较晚所致,所以才错过了同其它植物在春天竞相开放的机会 。

这首诗读起来,总有种酸溜溜的感觉。孔绍安和夏侯端都曾是隋朝的御史 ,后来李渊反隋称帝,夏侯端首先归顺了李渊,授秘书监 ,三品官 ,而孔绍安归唐晚了一些,只被授于内史舍人,五品官 ,远不及夏侯端。

晋·张华《博物志》记载:“汉张骞出使西域,得涂林安石国榴种以归,故名安石榴 。 ”孔绍安作此诗时 ,夏侯端恰巧也在场,所以诗人以石榴自喻,发出了“只为时来晚 ,开花不及春”这样的感慨 。

“逐汉臣”,却“不及春 ”,人才得不到重用 ,这也从一个侧面表达了诗人对唐高祖李渊的不满。同时诗中又表现了诗人对自己才能的自信,只是“来时晚”而已。

“只为来时晚,花开不及春” ,此句历来被人称颂 ,成为了感叹怀才不遇或大材小用的名句 。

8. 描写石榴全身都是宝的诗句

杜牧,“似火石榴映小山,繁中能薄艳中闲。

一朵佳人玉钗上 ,只疑烧却翠云环。 ”白居易《山石榴》“日射血珠将滴地,风翻火焰欲烧人 。 ”

戴复古《山村》:“山崦谁家绿树中,短墙半露石榴红。萧然门巷无人到 ,三两孙随白发翁。”

梁元帝《赋得咏石榴诗》:“涂林应未发,春暮转相催 。燃灯疑夜火,连珠胜早梅。

西域移根至 ,南方酿酒来。叶翠如新剪,花红似故栽 。

还忆河阳县,映水珊湖开。”白居易《喜小石榴开花》:“忠州州里今日花 ,庐山山头去年树。

已怜根损斩新栽,还喜花开依旧数 。赤玉何人小琴轸,红缬谁家合罗裤?但知烂漫恣情开 ,莫怕南宾桃李妒 。 ”

你如何理解:“天生我材必有用”这句诗?

临江仙--杨慎 (作者) 滚滚长江东逝水 ,浪花淘尽英雄。 是非成败转头空, 青山依旧在,几度夕阳红。 白发渔樵江渚上 ,惯看秋月春风 。 一壶浊酒喜相逢, 古今多少事,都付笑谈中。 译文: 滚滚长江向东流 ,不再回头,多少英雄像翻飞的浪花般消逝,争什麼是与非、成功与失败 ,都是短暂不长久,只有青山依然存在,依然的日升日落。江上白发渔翁 ,早已习於四时的变化,和朋友难得见了面,痛快的畅饮一杯酒 ,古往今来的纷纷扰扰 ,都成为下酒闲谈的材料 。 临江仙源起颇多歧说。任二北据敦煌词有句云“岸阔临江底见沙”谓辞意涉及临江;明董逢元辑《唐词纪》谓此调“多赋水媛江妃 ”故名;黄升《花庵词选》卷一云“唐词多缘题,所赋《临江仙》则言仙事……”唐教坊曲,用作词调。又名《谢新恩》 、《雁后归》、《画屏春》、《庭院深深》 、《采莲回》、《想娉婷》、《瑞鹤仙令》 、《鸳鸯梦》、《玉连环》 。敦煌曲两首 ,任二北《敦煌曲校录》定名《临江仙》,王重民《敦煌曲子词集》作《临江仙》。 至今影响最大的《临江仙》,就是杨慎写的《三国演义》的主题词。之后被用为电视剧《三国演义》的片头曲 。 补充: 杨慎生平简介 杨慎(1488~1559) ,字用修,号升庵,杨廷和之子 ,公认为明朝三大才子之一, 明代文学家,新都(今属四川)人。少年时聪颖 ,11岁能诗,12岁拟作《古战场文》,人皆惊叹不已。入京作《黄叶》诗 ,为李东阳所赞赏 。正德六年(1511) ,殿试第一,授翰林院修撰 。豫修"武宗实录",禀性刚直 ,每事必直书。武宗微行出居庸关,上疏抗谏。世宗继位,任经筵讲官 。嘉靖三年(1524) ,众臣因“大议礼”,违背世宗意愿受廷杖,杨慎谪戍云南永昌卫 ,居云南30余年,死于戍地。 杨慎存诗约2300首,所写的内容极为广泛。因他居滇30余年,所以"思乡"、"怀归"之诗,所占比重很大 。他在被谪滇时 ,妻子黄娥伴送到江陵话别,所作的《江陵别内》表现别情思绪,深挚凄婉。《宿金沙江》描写往返川滇途中的感慨:"岂意飘零瘴海头 ,嘉陵回首转悠悠 ,江声月色那堪说,肠断金沙万里楼。"以今昔行旅思情相对,衬出离愁的痛苦 。他临终前所作《六月十四日病中感怀》诗:"七十余生已白头 ,明明律例许归休。归休已作巴江叟,重到翻为滇海囚。"叙述自己因病归蜀,途中却被追回的憾恨 ,深为感人 。 他也有一些诗作表现了对人民疾苦的关怀。《海口行》及《后海口行》揭露豪绅地主勾结地方官吏,借疏海口占田肥私。他在诗中指出,"疏浚海口银十万 ,委官欢喜海夫怨",并呼吁"安得仁人罢此宴,亿兆歌舞如更生" 。他在《观刈稻纪谚》中托老农之语 ,说"乐土宁无咏,丰年亦有歌 。惟愁军饷急,松茂正干戈"。表现了农民遇丰年,却因军饷赋敛沉重而仍然不得温饱的贫苦生活。其他如《宝井篇》 、《滇池涸》等,也是此类作品 。 杨慎的写景诗也不少。他叙写云南风光 ,描绘祖国山河 ,颇有特色。《海风行》写了下关的风:"苍山峡束沧江口,天梁中断晴雷吼 。中有不断之长风,冲破动林沙石走。咫尺颠崖迥不分 ,征马长嘶客低首。"气势雄伟,有雷霆万钧之力 。而《龙关歌》:"双洱烟波似五津,渔灯点点水粼粼。月中对影遥传酒 ,树里闻歌不见人。"写洱海夜色,渔舟灯火,月映水波 ,细腻清新 。此外,杨慎又有描述 、歌颂历史英雄、忠臣义士以至耕夫樵叟的诗,其中也不乏佳作。 杨慎在前七子倡导"文必秦汉、诗必盛唐" ,复古风气较为流行的时候,能别张垒壁。他广泛吸收六朝 、初唐诗歌的一些长处,形成他"浓丽婉至"的诗歌风格 。如《滇海曲》12首、三峡《竹枝词》9首,描绘山川风情 ,颇得乐府遗韵 。他的《垂柳篇》 ,深具初唐风范。《于役江乡归经板桥》:"千里长征不惮遥,解鞍明日问归桡,真如谢□宣城路 ,南浦新林过板桥。"抒发行役倦苦的情怀,情致绵细,别出新境 。杨慎又广为采揽"桑间濮上"的民歌的长处 ,以丰富自己诗作。如《送余学官归罗江》,全用绵州民歌,后缀四句送行语 ,构思新颖,别致清新。 杨慎对文、词 、赋、散曲、杂剧 、弹词,都有涉猎 。他的词和散曲 ,写得清新绮丽。如〔浪淘沙〕"春梦似杨花"一首,描写细润,言辞华美流畅。散曲〔驻马听〕《和王舜卿舟行之咏》,写月下舟行幽景,江天一色,月光如水,并畅想驶入长空银河,意境优美,记叙细微 。他的长篇弹唱叙史之作《二十一史弹词》 ,叙三代至元及明季历史 ,文笔畅达、语词流利,广为传诵。他的散文古朴高逸,笔力奔放。《汉杂事□辛》事皆*艳而言辞端雅 ,不见鄙秽 。他早年的疏奏《丁丑封事》,规劝正德皇帝"偏听生□,独任成乱" ,以"古之圣人必谋于众"相谏诫,情挚意切,时婉时激。他的《新都县八阵图记》、《碧□精舍记》等也是记叙散文的佳品。另外他还著有《宴清都洞天玄记》 、《太和记》、《割肉遗细君》等杂剧 。 杨慎考论经史、诗文 、书画 ,以及研究训诂 、文学、音韵、名物的杂著,数量很多,涉及面极广 。如《丹铅总录》 、《谭苑醍醐》、《艺林伐山》、《升庵诗话》 、《词品》、《书品》、《画品》 、《大书索引》、《金石古文》、《风雅逸篇》 、《古今风谣》、《奇字韵》、《希姓录》 、《石鼓文音释》等等,还有《全蜀艺文志》 、《云南山川志》、《滇载记》等地方志及史料。这些著述往往有独到之见 ,或可补史阙,或提供线索,有相当学术价值。然而 ,因他久居云南 ,寻书核对不易,有时只凭记忆写作,所以也有一些误引、臆测不实之处 。 杨慎的著作很多。据《明史》记载 ,明代记诵之博,著作之富,推慎为第一。除诗文外 ,杂著多至 100余种 。四川省图书馆所编《杨升庵著述目录》达 298种。他的主要作品收入《升庵集》(81卷,又称《升庵全集》)。此集万历间四川巡抚张士佩所编订,取杨慎《丹铅录》等书 ,删除重复,分类编次,附于诗文之后 。包括赋及杂文11卷,诗29卷,杂著41卷。其杂著合集另有明焦□辑的《升庵外集》100卷,明杨金吾辑的《升庵遗集》26卷。词 、散曲、弹词另辑有《升庵长短句》 3卷 ,《陶情乐府》4卷,《二十一史弹词》12卷等 。

大才女黄娥简介 明代著名女文学家黄娥生平介绍

你如何理解:“天生我材必有用 ”这句诗?——答:诗人用乐观好强的口吻肯定人生,肯定自我:“天生我材必有用” ,这是一个令人击节赞叹的句子。“有用”而“必 ” ,非常自信,简直像是人的价值宣言,而这个人——“我”——是须大写的。于此 ,从貌似消极的现象中露出了深藏其内的一种怀才不遇而又渴望入世的积极的本质内容来 。正是“长风破浪会有时”,实现自我理想的这一天总会来到的,应为这样的未来痛饮高歌 ,破费又算得了什么 。“千金散尽还复来! ”这又是一个高度自信的惊人之句,能驱使金钱而不为金钱所使,真足令一切凡夫俗子们咋舌。诗如其人 ,想诗人“曩者(过去)游维扬,不逾一年(不到一年),散金三十余万 ”(《上安州裴长史书》) ,是何等豪举。故此句深蕴在骨子里的豪情,绝非装腔作势者可得其万一 。

作品简介

《将进酒》是唐代李白沿用乐府古体创作的古体诗。

此诗为李白长安放还以后所作,思想内容非常深沉 ,艺术表现非常成熟。诗由黄河起兴 ,感情发展也像黄河之水那样奔腾激荡,不易把握 。而通篇都讲饮酒,字面上诗人是在宣扬纵酒行乐 ,而且诗中用欣赏肯定的态度,用豪迈的气势来写饮酒,把它写得很壮美 ,也确实有某种消极作用,不过反映了诗人当时找不到对抗黑暗势力的有效武器。酒是他个人反抗的兴奋剂,有了酒 ,像是有了千军万马的力量,但酒,也是他的精神麻醉剂 ,使他在沉湎中不能做正面的反抗,这些都表现了时代和阶级的局限。理想的破灭是黑暗的社会造成的,诗人无力改变 ,于是把冲天的激愤之情化做豪放的行乐之举 ,发泄不满,排遣忧愁,反抗现实 。诗中表达了作者对怀才不遇的感叹 ,又抱着乐观、通达的情怀,也流露了人生几何当及时行乐的消极情绪。全诗洋溢着豪情逸兴,具有出色的艺术成就。

作品原文

将进酒⑴

君不见黄河之水天上来⑵ ,奔流到海不复回 。

君不见高堂明镜悲白发,朝如青丝暮成雪⑶。

人生得意须尽欢⑷,莫使金樽空对月。

天生我材必有用 ,千金散尽还复来 。

烹羊宰牛且为乐,会须一饮三百杯⑸ 。

岑夫子,丹丘生⑹ ,将进酒,杯莫停⑺。

与君歌一曲⑻,请君为我倾耳听。

钟鼓馔玉不足贵⑽ ,但愿长醉不复醒⒄ 。

古来圣贤皆寂寞 ,惟有饮者留其名。

陈王昔时宴平乐,斗酒十千恣欢谑⑿。

主人何为言少钱⒀,径须沽取对君酌⒁ 。

五花马⒂ ,千金裘,呼儿将出换美酒,与尔同销万古愁⒃。

词句注释

⑴将进酒:属乐府旧题。将(qiāng):请 。

⑵君不见:乐府中常用的一种夸语。天上来:黄河发源于青海 ,因那里地势极高,故称。

⑶高堂:高大的厅堂 。青丝:黑发。此句意为在高堂上的明镜中看到了自己的白发而悲伤。

⑷得意:适意高兴的时候 。

⑸会须:正应当 。

⑹岑夫子:岑勋。丹丘生:元丹丘。二人均为李白的好友 。

⑺杯莫停:一作“君莫停”。

⑻与君:给你们,为你们。君 ,指岑 、元二人 。

⑼倾耳听:一作“侧耳听”。

⑽钟鼓:富贵人家宴会中奏乐使用的乐器。馔(zhuàn)玉:形容食物如玉一样精美 。

⑾不复醒:也有版本为“不用醒 ”或“不愿醒”。

⑿陈王:指陈思王曹植。平乐:观名 。在洛阳西门外,为汉代富豪显贵的娱乐场所。恣:纵情任意。谑(xuè):戏 。

⒀言少钱:一作“言钱少” 。

⒁径须:干脆,只管。沽:买。

⒂五花马:指名贵的马 。一说毛色作五花纹 ,一说颈上长毛修剪成五瓣。

⒃尔:你。销:同“消 ” 。

⒄也有说法作“但愿长醉不愿醒”。

白话译文

你难道看不见那黄河之水从天上奔腾而来,波涛翻滚直奔东海,从不再往回流。

你难道看不见那年迈的父母 ,对着明镜悲叹自己的白发 ,早晨还是满头的黑发,怎么才到傍晚就变成了雪白一片 。

(所以)人生得意之时就应当纵情欢乐,不要让这金杯无酒空对明月。

每个人的出生都一定有自己的价值和意义 ,黄金千两(就算)一挥而尽,它也还是能够再得来。

我们烹羊宰牛姑且作乐,(今天)一次性痛快地饮三百杯也不为多!

岑夫子 ,丹丘生啊!快喝酒吧!不要停下来 。

让我来为你们高歌一曲,请你们为我倾耳细听:

整天吃山珍海味的豪华生活有何珍贵,只希望醉生梦死而不愿清醒。

自古以来圣贤无不是冷落寂寞的 ,只有那会喝酒的人才能够留传美名。

陈王曹植当年宴设平乐观的事迹你可知道,斗酒万千也豪饮,让宾主尽情欢乐 。

主人呀 ,你为何说钱不多?只管买酒来让我们一起痛饮 。

那些什么名贵的五花良马,昂贵的千金狐裘,把你的小儿喊出来 ,都让他拿去换美酒来吧 ,让我们一起来消除这无穷无尽的万古长愁!

创作背景

关于这首诗的写作时间,说法不一。黄锡珪《李太白编年诗集目录》系于天宝十一载(752)。一般认为这是李白天宝年间离京后,漫游梁、宋 ,与友人岑勋、元丹丘相会时所作 。

唐玄宗天宝初年,李白由道士吴筠推荐,由唐玄宗招进京 ,命李白为供奉翰林。不久,因权贵的谗悔,于天宝三载(744年) ,李白被排挤出京,唐玄宗赐金放还。此后,李白在江淮一带盘桓 ,思想极度烦闷,又重新踏上了云游祖国山河的漫漫旅途 。李白作此诗时距李白被唐玄宗“赐金放还”已有八年之久。这一时期,李白多次与友人岑勋(岑夫子)应邀到嵩山另一好友元丹丘的颍阳山居为客 ,三人登高饮宴 ,借酒放歌。诗人在政治上被排挤,受打击,理想不能实现 ,常常借饮酒来发泄胸中的郁积 。人生快事莫若置酒会友,作者又正值“抱用世之才而不遇合 ”之际,于是满腔不合时宜借酒兴诗情 ,以抒发满腔不平之气。

作品赏析

这首诗非常形象的表现了李白桀骜不驯的性格:一方面对自己充满自信,孤高自傲;一方面在政治前途出现波折后,又流露出纵情享乐之情。在这首诗里 ,他演绎庄子的乐生哲学,表示对富贵 、圣贤的藐视 。而在豪饮行乐中,实则深含怀才不遇之情。全诗气势豪迈 ,感情奔放,语言流畅,具有很强的感染力 ,李白“借题发挥”借酒浇愁 ,抒发自己的愤激情绪。

时光流逝,如江河入海一去无回;人生苦短,看朝暮间青丝白雪;生命的渺小似乎是个无法挽救的悲剧 ,能够解忧的惟有金樽美酒 。这便是李白式的悲哀:悲而能壮,哀而不伤,极愤慨而又极豪放 。表是在感叹人生易老 ,里则在感叹怀才不遇。诗篇开头是两组排比长句,如挟天风海雨向读者迎面扑来,气势豪迈。“君不见黄河之水天上来 ,奔流到海不复回”,李白此时在颍阳山,距离黄河不远 ,登高纵目,所以借黄河来起兴 。黄河源远流长,落差极大 ,如从天而降 ,一泻千里,东走大海。景象之壮阔,并不是肉眼可见 ,所以此情此景是李白幻想的,“自道所得 ”,言语中带有夸张。上句写大河之来 ,势不可挡;下句写大河之去,势不可回 。一涨一消,形成舒卷往复的咏叹味 ,是短促的单句(如“黄河落天走东海”)所没有的。

紧接着,“君不见高堂明镜悲白发,朝如青丝暮成雪” ,恰似一波未平、一波又起。前二句为空间范畴的夸张,这二句则是时间范畴的夸张 。悲叹人生短促;而不直接说出自己感伤生命短暂而人一下就会变老,却说“高堂明镜悲白发 ” ,显现出一种对镜自照手抚两鬓、却无可奈何的情态。将人生由青春至衰老的全过程说成“朝 ” 、“暮”之事 ,把本来短暂的说得更短暂,与前两句把本来壮浪的说得更壮浪,是“反向”的夸张。于是 ,开篇的这组排比长句既有比意——以河水一去不返喻人生易逝,又有反衬作用;以黄河的伟大永恒形出生命的渺小脆弱 。这个开端可谓悲感已极,却不堕纤弱 ,可说是巨人式的感伤,具有惊心动魄的艺术力量,同时也是由长句排比开篇的气势感造成的。这种开篇的手法作者常用 ,他如“弃我去者,昨日之日不可留;乱我心者,今日之日多烦忧 ”(《宣城谢朓楼饯别校书叔云》) ,沈德潜说:“此种格调,太白从心化出”,可见其颇具创造性。此诗两作“君不见”的呼告(一般乐府诗只于篇首或篇末偶一用之) ,又使诗句感情色彩大大增强 。诗有所谓大开大阖者 ,此可谓大开 。

“夫天地者,万物之逆旅也;光阴者,百代之过客也 ”(《春夜宴从弟桃李园序》) ,悲感虽然不免,但悲观却非李白性分之所近。在他看来,只要“人生得意”便无所遗憾 ,当纵情欢乐。五六两句便是一个逆转,由“悲”而翻作“欢“ ”乐” 。从此直到“杯莫停”,诗情渐趋狂放。“人生达命岂暇愁 ,且饮美酒登高楼 ”(《梁园吟》),行乐不可无酒,这就入题。但句中没有直写杯中之物 ,而用“金樽”、“对月”的形象语言来突出隐喻,更将饮酒诗意化了;未直写应该痛饮狂欢,而以“莫使 ”、“空 ”的双重否定句式代替直陈 ,语气更为强调 。“人生得意须尽欢” ,这似乎是宣扬及时行乐的思想,然而只不过是现象而已。诗人此时郁郁不得志。“凤凰初下紫泥诏,谒帝称觞登御筵”(《玉壶吟》) ,奉诏进京 、皇帝赐宴的时候似乎得意过,然而那不过是一场幻影 。再到“弹剑作歌奏苦声,曳裾王门不称情 ”(《行路难·其二》) ,古时冯谖在孟尝君门下作客,觉得孟尝君对自己不够礼遇,开始时经常弹剑而歌 ,表示要回去。李白希望“平交王侯”的,而在长安,权贵们并不把他当一回事 ,李白借冯谖的典故比喻自己的处境。这时又似乎并没有得意,有的是失望与愤慨 。

但并不就此消沉。诗人于是用乐观好强的口吻肯定人生,肯定自我:“天生我材必有用” ,这是一个令人击节赞叹的句子。“有用 ”而“必” ,非常自信,简直像是人的价值宣言,而这个人——“我”——是须大写的 。于此 ,从貌似消极的现象中露出了深藏其内的一种怀才不遇而又渴望入世的积极的本质内容来 。正是“长风破浪会有时 ”,实现自我理想的这一天总会来到的,应为这样的未来痛饮高歌 ,破费又算得了什么。“千金散尽还复来!”这又是一个高度自信的惊人之句,能驱使金钱而不为金钱所使,真足令一切凡夫俗子们咋舌。诗如其人 ,想诗人“曩者(过去)游维扬,不逾一年(不到一年),散金三十余万”(《上安州裴长史书》) ,是何等豪举 。故此句深蕴在骨子里的豪情,绝非装腔作势者可得其万一。

与此气派相当,作者描绘了一场盛筵 ,那决不是“菜要一碟乎 ,两碟乎?酒要一壶乎,两壶乎? ”而是整头整头地“烹羊宰牛”,不喝上“三百杯”决不甘休。筵宴中展示的痛快气氛 ,诗句豪壮 。至此,狂放之情趋于高潮,诗的旋律加快。诗人那眼花耳热的醉态跃然纸上 ,恍然使人如闻其高声劝酒:“岑夫子,丹丘生,将进酒 ,杯莫停! ”几个短句忽然加入,不但使诗歌节奏富于变化,而且写来逼肖席上声口。既是生逢知己 ,又是酒逢对手,不但“忘形到尔汝 ”,诗人甚而忘却是在写诗 ,笔下之诗似乎还原为生活 ,他还要“与君歌一曲,请君为我倾耳听” 。以下八句就是诗中之歌了。这着想奇之又奇,纯系神来之笔。

“钟鼓馔玉”意即富贵生活(富贵人家吃饭时鸣钟列鼎 ,食物精美如玉),可诗人以为“不足贵 ”,并放言“但愿长醉不复醒” 。诗情至此 ,便分明由狂放转而为愤激。这里不仅是酒后吐狂言,而且是酒后吐真言了。以“我”天生有用之才,本当位至卿相 ,飞黄腾达,然而“大道如青天,我独不得出 ”(《行路难》) 。说富贵“不足贵” ,乃出于愤慨 。以下“古来圣贤皆寂寞”二句亦属愤语。李白曾喟叹“自言管葛竟谁许 ”,称自己有管仲之才,诸葛亮之智却没人相信 ,所以说古人“寂寞” ,同时表现出自己“寂寞”。因此才情愿醉生梦死长醉不醒了 。这里,诗人已是用古人酒杯,浇自己块垒了。

说到“唯有饮者留其名 ” ,便举出“陈王”曹植作代表。并化用其《名都篇》“归来宴平乐,美酒斗十千”之句 。古来酒徒历历,而偏举“陈王 ” ,这与李白一向自命不凡分不开,他心目中树为榜样的是谢安之类高级人物,而这类人物中 ,“陈王 ”与酒联系较多。这样写便有气派,与前文极度自信的口吻一贯。三国诗人曹植在《名都篇》中描写洛阳饮宴时说:“归来宴平乐,美酒斗十千 。”曹植被称为才高八斗(朝宋文学家谢灵运:“天下才有一石 ,曹子建独占八斗,我得一斗,天下共分一斗。”) ,尽管身怀利器 ,抱负不凡,却在政治上受到来自亲哥哥魏文帝曹丕的打击,郁郁不得志。“陈王 ”曹植于丕 、睿两朝备受猜忌 ,有志难展,亦激起诗人的同情 。一提“古来圣贤”,二提“陈王”曹植 ,满纸不平之气。此诗开始似只涉人生感慨,而不染政治色彩,其实全篇饱含一种深广的忧愤和对自我的信念。诗情所以悲而不伤 ,悲而能壮,即根源于此 。

刚露一点深衷,又回到说酒了 ,酒兴更高 。以下诗情再入狂放,而且愈来愈狂。“主人何为言少钱 ”,既照应“千金散尽”句 ,又故作跌宕 ,引出最后一番豪言壮语:即便千金散尽,也当不惜将出名贵宝物——“五花马”(毛色作五花纹的良马)、“千金裘 ”来换取美酒,图个一醉方休。这结尾之妙 ,不仅在于“呼儿”、“与尔”,口气甚大;而且具有一种作者一时可能觉察不到的将宾作主的任诞情态 。须知诗人不过是被友招饮的客人,此刻他却高踞一席 ,气使颐指,提议典裘当马,几令人不知谁是“主人 ”。浪漫色彩极浓。快人快语 ,非不拘形迹的豪迈知交断不能出此 。诗情至此狂放至极,令人嗟叹咏歌,直欲“手之舞之 ,足之蹈之”。情犹未已,诗已告终,突然又迸出一句“与尔同销万古愁” ,与开篇之“悲 ”关合 ,而“万古愁 ”的含义更其深沉。这“白云从空,随风变灭”的结尾,显见诗人奔涌跌宕的感情激流 。通观全篇 ,真是大起大落,非如椽巨笔不办。

《将进酒》篇幅不算长,却五音繁会 ,气象不凡。它笔酣墨饱,情极悲愤而作狂放,语极豪纵而又沉着 。诗篇具有震动古今的气势与力量 ,这诚然与夸张手法不无关系,比如诗中屡用巨额数目字(“千金” 、“三百杯 ”、“斗酒十千”、“千金裘” 、“万古愁 ”等等)表现豪迈诗情,同时 ,又不给人空洞浮夸感,其根源就在于它那充实深厚的内在感情,那潜在酒话底下如波涛汹涌的郁怒情绪。此外 ,全篇大起大落 ,诗情忽翕忽张,由悲转乐、转狂放、转愤激 、再转狂放、最后结穴于“万古愁”,回应篇首 ,如大河奔流,有气势,亦有曲折 ,纵横捭阖,力能扛鼎。其歌中有歌的包孕写法,又有鬼斧神工、“绝去笔墨畦径”之妙 ,既不是刻意刻画和雕凿能学到的,也不是草率就可达到的境界 。通篇以七言为主,而以三 、五十言句“破 ”之 ,极参差错综之致;诗句以散行为主,又以短小的对仗语点染(如“岑夫子,丹丘生” ,“五花马 ,千金裘”),节奏疾徐尽变,奔放而不流易 。

名家点评

《李太白诗集》:严羽评:一结豪情 ,使人不能句字赏摘。盖他人作诗用笔想,太白但用胸口一喷即是,此其所长。

《唐诗广选》:转折动荡自然(“岑夫子 ”二句下) 。杨升庵曰:太白狂歌。实中玄理 ,非故为狂语者。

《唐诗解》卷上:此怀才不遇,托于酒以自放也 。

《唐诗选脉会通评林》:周珽曰:首以“黄河”起兴,见人之年貌倏改 ,有如河流莫返。一篇主意全在“人生得意须尽欢,莫使金樽空对月”两句。

《此木轩论诗汇编》:“惟有饮者留其名 ”,乱道故妙 ,一学便俗 。

《古唐诗合解》:太白此歌豪放极矣。

《而庵说唐诗》:太白此歌,最为豪放,才气千古无双。

《唐诗选胜直解》:此诗妙在自解又以劝人 。“主人 ”是谁?“对君”是谁?骂尽窃高位、守钱虏辈 ,妙 ,妙!

《唐诗合选详解》:王翼云曰:此篇用长短句为章法,篇首两个“君不见”领起,亦一局也。

《唐宋诗举要》:吴曰:驱迈淋漓之气(“人生得意 ”一句下)。吴曰:豪健(末句下) 。

《李太白诗醇》:一起奇想 ,亦自天外来 。

作者简介

李白(701~762),字太白,号青莲居士。是屈原之后最具个性特色、最伟大的浪漫主义诗人。有“诗仙”之美誉 ,与杜甫并称“李杜” 。其诗以抒情为主,表现出蔑视权贵的傲岸精神,对人民疾苦表示同情 ,又善于描绘自然景色,表达对祖国山河的热爱。诗风雄奇豪放,想像丰富 ,语言流转自然,音律和谐多变,善于从民间文艺和神话传说中吸取营养和素材 ,构成其特有的瑰玮绚烂的色彩 ,达到盛唐诗歌艺术的巅峰。存世诗文千余篇,有《李太白集》30卷 。

大才女黄娥简介: 黄娥,明代女文学家 ,字秀眉,四川省遂宁市人。杨慎之妻,世称黄安人 、黄夫人。父珂官尚书 ,自幼博通经史,能诗文,擅书札 。正德十四年与杨慎结婚不久 ,慎谪守云南,长达30年之久,长期留居夫家新都县 ,管理家务。在天各一方的离别期间,以《寄外》诗闻名当世。又工于散曲,在明时已有刊本《杨升庵夫人词曲》5卷 ,又有《杨夫人乐府》 ,但其中多与杨慎《陶情乐府》所收者相混 。近人将两人之作合编为《杨升庵夫妇散曲》,风格缠绵悲切,有“曲中李易安 ”之誉。

蜀中有四大才女:卓文君 、薛涛、花蕊夫人、黄娥。她博通经史 ,擅制词典的才名为艺林传颂 。丈夫状元郎杨慎对自己妻子的才学叹赏之极而致于崇拜,称黄娥为“女洙泗(女孔子),闺邹鲁(女孟子) ,故毛语(女毛公)” 。

杨状元云南病故,年过花甲的黄娥女万里奔丧,到泸州迎得灵柩返回归葬。一生坎坷如此 ,那些嚼舌根的烂文人还要造谣,说她其实不会做诗,传世的作品 ,或为传抄之误;或是升庵代作;或是书商为牟利而胡编杜撰。到是那明代“后七子”的王世贞,在《艺苑卮言》里说了句公道话:黄娥的《寄外》诗和《黄莺儿》字字佳绝,杨状元连和3首 ,也总是不如!

各位看官!黄娥的故事 ,山野人就只讲到这里了 。陈廷乐先生参与构思营建的新都升庵祠里,她夫妇二人的塑像也相隔半湖。这可敬的陈先生生前对我说过:这象征他们一生分离却心心相印;天涯咫尺,又咫尺天涯!

关于“描写石榴花的诗句大全 ”这个话题的介绍 ,今天小编就给大家分享完了,如果对你有所帮助请保持对本站的关注!

(33)

猜你喜欢

发表回复

本站作者才能评论

评论列表(3条)

  • 821g的头像
    821g 2025年07月23日

    我是翰腾号的签约作者“821g”

  • 821g
    821g 2025年07月23日

    本文概览:网上有关“描写石榴花的诗句大全”话题很是火热,小编也是针对描写石榴花的诗句大全寻找了一些与之相关的一些信息进行分析,如果能碰巧解决你现在面临的问题,希望能够帮助到您。1. 关于...

  • 821g
    用户072308 2025年07月23日

    文章不错《描写石榴花的诗句大全》内容很有帮助

联系我们:

邮件:翰腾号@gmail.com

工作时间:周一至周五,9:30-17:30,节假日休息

关注微信